加载中...

狐狸-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污名化


狐狸-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污名化

引言

近来互联网上开始流传一个热梗:狐主任。

狐主任其实就是藏狐,藏狐靠着一张国字脸火遍全国,那一张写满对世俗的不屑的方脸在搭配那“淡定”的眼神,引得人们自发将其做成表情包。藏狐靠着一张方脸让人们对狐狸的形象有所改观,而在此之前,狐狸的形象一直都不好,人们对狐狸的看法都是狡猾,阴险,比如著名的《狐狸列那的故事》就刻画了一只狡猾至极,死不悔改的狐狸,由此可见狐狸的形象属实不佳,但在以前狐狸可是祥瑞的象征,甚至与王位关联,只不过在历史的长河里慢慢污名化了

狐狸形象的演变

在中国古代汉魏时期,那时候狐狸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是吉祥的、护佑人的正面形象。

1.夏朝

在《山海经》《淮南子》《吴越春秋》等古籍中,狐狸被描述为神兽、大禹之妻。比如《吴越春秋》中:大禹向天祝告求妻时,一只九条巨尾的白狐,优雅缓行出现在他的面前。大禹见状,心下了然:我族尚白,我身着白衣,白狐之色与之相应;九为至尊之数,白狐九尾,昭示我族王者气象, “绥绥白狐,九尾痝痝。···成家成室,我造彼昌。”于是,大禹遵从上天的安排,娶涂山女娇为妻。嗯…咋感觉涂山女娇就是那只白狐呢…

2.秦汉时期

史记》中记载,陈胜和吴广为煽动戍卒反秦,在驻地旁的丛祠中以狐鸣,呼曰:“大楚兴,陈胜王!”,引得戍卒惶恐不已,使得后来戍卒愿意与陈胜吴广一同起义。

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,常有九尾狐与白兔、蟾蜍、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,以示祯祥。

3.南北朝

李暹在注《千字文》“周伐殷汤”一句时,率先提出妲己为九尾狐。与此同时,动物通过长时间修炼化身为妖也就是”物老成精“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,这个观点的出现对狐狸的瑞兽形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,因为之前只有特殊的动物才会化成人形,而现在所有动物都有了这个能力,这也让狐狸的形象走上了下坡路。

4.唐宋时期

到了唐宋时期,狐狸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。人们开始相信狐狸可以修炼成精,幻化成人形。再加上一些文学作品的渲染,狐狸的形象逐渐变得复杂起来,既有善良美丽的狐仙,也有迷惑人心的妖狐。

唐朝

唐期初期,狐灵信仰在民间流传,设庙参拜狐仙的现象屡见不鲜。张鷟的《朝野佥载》记载到:初唐以来,百姓流行信仰狐仙,甚至流传出了“无狐魅,不成村”的谚语;

但与此同时,在文人圈子里,或许受到前面所提的“物老成精”观念的影响,汉代以后,狐仙开始跌落神坛,妖性渐显,形象也开始负面化。众多狐仙中尤为出名的九尾狐,首当其冲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。唐代白居易在《古冢狐》中,写下“女为狐媚害即深,日长月增溺人心。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,能丧人家覆人国“等诗句。

宋朝

吕希哲的《吕氏杂记》记载,宋代邠地(今陕西省彬县)出现狐王庙,能施福降祸,深得百姓敬畏。但妲己也开始频繁以狐妖的形象出现在各种平话小说之中,这也对后来明代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产生了一定影响。

5.元、明朝

伴随着元代话本《武王伐纣书》和明代长篇章回小说《封神演义》的问世,进一步坐实了妲己是千年九尾金狐的化身。故事中妲己把商纣迷惑得神魂颠倒,丧失真性,原本外有忠臣良将、内有贤后淑妃的大好江山被推上改君易代的悬崖。《封神演义》的风行让狐妖的魅惑形象深入人心,狐媚祸国的观念被推向极致,让狐仙形象几乎在大众认知中被完全黑化,一句“狐狸精”,是将女子咒为娼妓的最恶毒的诅咒。

除了《封神演义》之外,《西游记》中的形象也是此类狐妖传说的代表,牛魔王的小妾玉面狐狸令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关系恶化,应对了前面白居易所说的“覆家”之言。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衰落,人们对鬼神之说更加迷信,狐狸的形象也变得更加妖魔化。很多流传广泛小说、戏曲中也都越来越频繁出现了狐狸精迷惑害人的故事。

6.清朝

狐狸的污名一直延续到清代,《狐狸缘》、《九尾狐》小说中的狐妖,不是被收服割掉尾巴,就是被拿来比拟坏透的娼妓。

但在漫天贬斥中,有些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,部分小说作者已经厌倦了用刻板印象描绘故事中的狐狸形象,他们开始尝试赋予小说中的人物更丰富人性,创作《聊斋志异》的蒲松龄便是其中代表,《聊斋志异》的出现,里面《王成》、《狐女》等几个勾勒出狐灵亦正亦邪的形象,给人们狐狸有仙有妖有善恶的观念。

在蒲松龄笔下,狐妖人性化的一面成为了描述的重点,这也意味着当时文人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,这让他们能够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来构建笔下的人物。

但无奈《聊斋志异》中短篇故事的影响力远不及《封神演义》和《西游记》等著作,因此民间对于狐妖的看法并没有发生扭转。

7.现代

及至今日,东北地区“狐黄白柳灰”(狐、黄鼠狼、刺猬、蛇、鼠)五仙信仰中还有狐仙的一席之地。

尽管提到对狐狸的印象,大家首先想到的词肯定还是狡猾,不少小说也经常描述狐狸怎样用阴谋诡计害人,但现在小说里不再只有负面印象了,更多的描述了狐狸的家庭生存遇到的困难,狐狸妈妈的母爱,一家狐的团结互助,《再被狐狸骗一次》、《猎狐》等故事描写了狐狸家庭的亲情,在新兴的文艺作品中,狐狸的形象愈发丰满,相信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,狐狸的形象一定会有的新的内涵,不再是污名。

最后

在我写这篇文章时,我查阅了大量资料(浏览器挂着36个还未关闭的页面,全是维基、电子书),从狐狸的形象演变中,我仿佛看到每个时代人们的内心诉求和当时社会中的流行文化,而狐狸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意象,也从瑞兽变成了害人的妖怪,人们对于狐狸的形象过于片面,在全面了解狐狸后,你会发现其实狐狸也是地球的一份子,它们外貌各异,有的圆滚滚毛茸茸,有的凭借着自身奇特的长相获得人们的喜爱,而且狐狸会猎捕仓鼠做为食物,对农业可是大有助益呢。

相关资料


前21世纪 | 前17世纪 前17世纪 | 前11世纪 前221年 | 前207年
前202年 ︱ 220年 南 北 朝 420年 ︱ 589年 618年 | 907年
960年 ︱ 1279年 南宋 1127年 | 1279年 1260年/1271年 | 1368年
1368年 | 1644年 1636年/1644年 | 1912年

参考书籍文章:

《山海经》《淮南子》《吴越春秋》《史记》《千字文》《古冢狐》《吕氏杂记》《武王伐纣书》《封神演义》《西游记》《狐狸缘》《九尾狐》《聊斋志异》《王成》《狐女》《再被狐狸骗一次》《猎狐》《以文学发展的视角论狐狸文化符号的认知变迁》

番外

狐狸与神仙的关系

在道教和民间信仰中,狐狸被认为是具有灵性的动物,可以修炼成仙。修炼成仙的狐狸被称为狐仙。狐仙通常被认为具有法力,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愿望,但也有可能迷惑人心。

狐仙与神仙的关系比较复杂。一方面,狐仙被认为是神仙的追随者,可以向神仙求助。另一方面,狐仙也可能被视为妖邪,受到神仙的制约。

狐狸的生物学特征

  • 分类地位: 犬科动物,与狼、豺的关系
  • 形态特征: 外形、毛色、体型等方面的多样性
  • 生理特征: 感官、适应环境的能力
  • 分布范围: 全球分布,不同种类的分布特点

狐狸的生态习性(赤狐)

  • 生活习性: 通常成对或以家庭为单位组成小团体
  • 食性: 赤狐主要以啮齿类为食,但有时也捕食兔子、松鼠、禽类、爬行动物、无脊椎动物和有蹄类幼崽,它们偶尔也吃水果和植物。(想不到吧,它还会吃素)
  • 繁殖: 赤狐的繁殖期在每年春季,孕期49-58天,一胎可产4-6崽,偶尔一胎多达13个幼崽
  • 肢体语言: 赤狐的肢体语言由耳朵、尾巴的活动以及不同的身体姿态组成。

狐狸与人类的关系

  • 历史上的狐狸:
    • 希腊神话中曾描绘了一只身形巨大,永远无法被捕捉的透墨索斯恶狐
    • 在凯尔特神话中,赤狐是一种重要的动物。例如在英国科茨沃尔德,当地人相信巫师会化身为赤狐偷取邻居家的黄油。
  • 狐狸与人类的冲突: 赤狐偶尔会捕食小鸡、羊羔,它们通常不会捕食人工饲养的动物,除非饿的不行
  • 狐狸保护: 赤狐,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

狐狸在文学艺术中的形象

  • 文学作品中的狐狸: 在欧洲民俗中,列那狐的形象象征了狡诈与欺骗。列那狐最初是公元1150年的诗歌《Ysengrimus》里的一个次要角色,而后在1175年被皮埃尔·圣克劳德编入了小说《狐狸列那》,后来又出现在杰弗里·乔叟的《修女牧师故事集》中。许多有关列那狐的冒险故事都取材于赤狐在野外的真实习性,例如列那狐与狼为敌,喜爱黑莓与葡萄。
  • 艺术作品中的狐狸: 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弗兰兹‧马尔克油曾绘制过一副油画《狐狸》,该画最终以4265.45万英镑拍卖成交

  目录